阴阳合同的效力与风险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房屋买卖 > 房屋买卖知识点
“阴阳合同”是二手房交易中常见的违规操作,指买卖双方签订两份内容不同的合同:“阳合同”用于向税务、房管部门备案,价格较低以少缴税费;“阴合同”是双方真实履行的合同,价格为实际成交价。
从法律层面看,“阳合同”因存在规避国家税收的故意,属于“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”或“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”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百五十三条,该合同无效;“阴合同”反映双方真实意思表示,若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,通常被认定为有效,但需以实际履行的“阴合同”为准。
风险主要集中在三点:一是税务风险,税务部门发现后可追缴少缴的税款,并对买卖双方处以罚款;二是履约风险,若卖方以“阳合同”价格主张权利,买方需举证“阴合同”的真实性,维权成本高;三是贷款风险,银行若发现备案价与实际成交价不符,可能拒绝发放贷款或要求补足差价。购房者应拒绝签订“阴阳合同”,按真实价格交易,避免因小失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