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赠抚养协议与遗嘱有什么区别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。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领域 > 婚姻房产 > 婚姻房产案例
遗赠扶养协议就是自然人(遗赠人、受扶养人)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的,由扶养人负责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,并享有受遗赠权利的协议。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传承方式,但二者在法律性质、生效条件、权利义务关系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。
一、法律性质与目的不同
1. 遗赠扶养协议
性质:双务、有偿合同,受扶养人与扶养人之间存在对等义务。
目的:通过扶养人承担生养死葬义务,换取受扶养人财产的遗赠,解决无子女或子女无力赡养者的养老问题。
法律依据:《民法典》第1158条。
2. 遗嘱
性质:单方法律行为,立遗嘱人单方面决定财产分配,无需他人同意。
目的:立遗嘱人自由处分个人财产,可指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,体现个人意愿。
法律依据:《民法典》第1133条。
二、生效条件与时间不同
1. 遗赠扶养协议
生效时间:协议成立时生效(需书面形式),但财产转移需待受扶养人死亡后。
条件:扶养人需按协议履行生养死葬义务,否则协议可被撤销,且扶养人无权取得财产。
2. 遗嘱
生效时间:立遗嘱人死亡时生效。
条件:遗嘱形式需合法(如自书、代书、录音、口头、公证等),且立遗嘱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。
三、权利义务关系不同
1. 遗赠扶养协议
扶养人义务:承担受扶养人的生活费用、医疗护理、丧葬事宜等。
受扶养人权利:获得扶养,并在死亡后将财产遗赠给扶养人。
违约后果:若扶养人未履行义务,受扶养人可解除协议;若受扶养人违约(如擅自处分财产),扶养人可要求赔偿。
2. 遗嘱
立遗嘱人权利:自由指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,可撤销或变更遗嘱。
继承人/受遗赠人义务:无对等义务,仅需在遗嘱生效后接受财产。
违约后果:遗嘱本身无违约问题,但若继承人/受遗赠人拒绝接受遗产,视为放弃。
四、财产范围与分配方式不同
1. 遗赠扶养协议
财产范围:通常为受扶养人的全部或主要财产,且需明确具体财产。
分配方式:协议中约定财产归属,扶养人优先取得协议约定的财产。
2. 遗嘱
财产范围:立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,可指定部分或全部财产分配。
分配方式:可按份额分配给多个继承人/受遗赠人,或指定特定财产归属。
五、法律后果与冲突解决
1. 效力优先性
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先于遗嘱。若同一财产在协议和遗嘱中均有处分,以协议为准。
示例:若甲与乙签订遗赠扶养协议,约定甲死后房屋归乙;后甲又立遗嘱将房屋赠与丙,则房屋归乙所有。
2. 与法定继承的关系
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均优先于法定继承。若财产未被协议或遗嘱处分,则按法定继承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