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领域Specialized field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了解更多我们的详细信息,请致电136 7129 5837

或给我们留言在线留言

继承纠纷中,这些法律问题你必须知道!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专业领域 > 房产继承 > 房产继承知识点

“父亲去世后,遗产分配成了家里的一场‘战争’,每个人都想多分一点。”这样的场景,在许多家庭中并不少见。继承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情感纠葛,但只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,就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继承纠纷中几个常见的法律问题。

首先,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期间去世,遗产份额该如何分配?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,这种情况适用转继承制度。也就是说,如果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、遗产分割前去世,且没有放弃继承,那么他应继承的遗产份额会转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。例如,老王去世后,留下一套房产和一辆汽车,他的两个儿子约定半年后分割遗产。然而,在分割前,大儿子却因病去世,大儿子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女儿。此时,大儿子原本应继承的房产份额和汽车份额,就会转由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继承。

但如果是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前就已去世,那么就适用代位继承制度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,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,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。比如,老王去世时,大儿子已经先于他去世,大儿子有一个儿子。那么,大儿子原本应继承的遗产份额,就会由他的儿子代位继承。

在继承过程中,有时会遇到被继承人户口地址和死亡证明地址不一致的情况。这通常是由于承包单位变更等原因导致死亡证明上的地址为旧地址。此时,继承人无需惊慌,只要能证明两个地址实际指向同一房屋即可。可以收集房产证、社区证明、派出所户籍档案等材料,向法院证明房屋的实际坐落位置。法院在审理继承纠纷时,会以房屋的实际权属和地址一致性为依据,不会因地址表述差异而影响案件审理。

确认合同无效案件是否有诉讼时效,也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。确认合同无效属于形成权,其目的在于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,因此不受诉讼时效限制。无论合同签订多久,只要存在法定无效情形,如欺诈、胁迫、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,当事人均可随时向法院或仲裁机构主张合同无效。不过,合同被确认无效后,一方请求对方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的请求权,则适用三年诉讼时效,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。

父母去世后,土地分配问题也常常引发家庭矛盾。如果父母去世后留下十亩地,大儿子强行要求六子女均分土地,法院是否会支持呢?根据法律规定,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个人遗产,不能直接继承。但土地上的收益,如农作物、租金等,可以作为遗产分配。如果土地是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,且家庭成员仍具有承包资格,那么土地应由家庭成员继续承包经营。若需重新分配,应由家庭成员协商一致,或通过村委会调解、诉讼等方式解决。法院在审理时,会综合考虑土地承包合同、家庭成员贡献、实际经营情况等因素,不会简单支持均分请求。

如果有更多问题,请拨打咨询刘颖新律师:13671295837